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群工作 > 标杆院系建设 > 正文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关于印发《铸魂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6-02 孙承俊 

附件: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铸魂育人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坚持党建铸魂、以德树人、特色育人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不断提升师生健康思想品德和红色政治素养,并用坚实的言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使我院全体师生忠诚于“两个确立”,模范做到“两个维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高校教师以德树人规范,不断拓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理念、思路、制度和方法,全方位、多举措、多角度地开展铸魂育人建设,建立和完善铸魂育人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师生红色政治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品行修养好、业务素质硬,仁爱之心厚、传承基因正”的教师队伍,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党建标杆院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铸魂育人工程实施方案》或典型案例等标志性成果。

三、工作原则

(一)构建思政五通。一是打通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通道。二是打通红色资源实践的“心灵共鸣”的通道。三是打通大思政课教育“融合时政发力于一点”的通道。四是打通操场和舞台间“用劳动串联体音美”的通道。五是打通晨读和卧谈间“呼应生活一朝一夕气息”的通道。

     (二)实现信仰五化。让红色信仰常态化、情景化、系统化,平衡化,生活化。

    (三)坚实筑牢五魂。一是筑牢民族复兴向善魂。二是筑牢使命担当责任魂。三是筑牢自然规律求真魂。四是筑牢劳动健身探美魂。五是筑牢诗意生活栖居魂。

四、建设任务

充分利用陕西红色资源优势,例如延安宝塔山杨家岭、红色照金、旬邑马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富平习仲勋故居、渭南军事博物馆,按期进行主题党日沉浸体验活动,在倾听革命故事中慢慢改造自己的思想,形成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一)2022年3月—12月工作目标、计划与举措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采用学习、有奖竞答、走基层、看变化、增信念社会实践互动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持续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确保及时掌控师生思想状态。开展大思政教育,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坚持党总支每月1次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职工每月2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及青年学生每月2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公社”“青年大学习”等线上学习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法》《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全国教育大会议精神等。

(二)2023年3月—12月工作目标、计划与举措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和机制;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开辟红色资源实践通道,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和重大节日庆祝等工作,创新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师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实施“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健全教师学习制度,建立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1次党的理论创新学习;开展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教育,培养师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开展国情社情教育考察、社会实践锻炼等,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和水平,培养教书育人及教育教学的“大先生”。在相关专业课程中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思政在线课程案例,积极进行推广宣传;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周末及寒暑假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调研考察等活动强化师生党员实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五、实施路径

坚持用“一面旗帜”指引铸魂育人,用“五育并举”统筹铸魂育人,用“三全育人”锤炼铸魂育人,用“十大体系”检验并反馈铸魂育人,全面加强铸魂育人工程系统建设。

(一)用“一面旗帜”指引铸魂育人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三全育人铸魂育人,围绕“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四有”好老师和“六要”的基本要求,创新师德教育,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铸魂育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1.坚持一面旗帜管总,全面规划铸魂育人建设工作

将铸魂育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制定《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铸魂育人实施方案》等。

2.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铸魂育人建设工作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单周一下午政治理论学习和双周一下午教研活动等制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实现双促进双提升。积极主动参与“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教职工立足学生公寓(宿舍)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铸魂育人。

3.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筑牢铸魂育人建设工作

在党员活动室及职工会议室建设中,坚持“一面旗帜管总、一切为了学生”的建设原则,将“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四有好老师”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与义务等作为党建文化加以布设。设立党员示范岗、辅导员示范岗、教辅人员示范岗等,示范岗要求做到五忠诚:忠诚于社会主义、忠诚于中国人民、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两个确立、忠诚于教育事业。六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岗位、热爱学生。六个好:政治素质好、品行修养好、业务素质好、仁爱之心好、学生评价好、社会声誉好。号召广大党员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扎实践行“四个相统一”。要求教职工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用“五育并举”统筹铸魂育人

1.加强课程思政,抓住铸魂之德育。狠抓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求专业课教师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德育”中淬炼师德。完成3门融入“大思政课”理念的专业课程建设。

2.开展四风建设,落实铸魂之智育。全面落实学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徳技并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将校风、学风、教风和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打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榜样育人,感染熏陶、润物无声的育人生态。用“智育”统筹铸魂,全面落实智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举办各类活动,增强铸魂之体育。身体是革命工作的本钱。定期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增强教师体魄。要求班主任、辅导员全力支持体育教学部工作之外,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晨练、运动会、三走、小型体育活动等,用“体育”淬炼铸魂。

4.展现专业优势,锻造铸魂之美育。我院大多数专业课程蕴含着绘画、设计、书法等美育元素。全体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断传授美学知识,强调学习质量,提升审美情趣,落实美育要求。此外,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美。全面落实“党建+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卧谈”教育工程,提振学生精气神,培育学生真善美,构建广大教职员工在“美育”中淬炼师魂,落实美育教学任务。

5.创新劳动载体,落地铸魂之劳育。倡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巧妙穿插安排10学时0.5个学分/学期的劳动教学内容,比如值日生、集中卫生清理、工具摆放回收、课间小活动等体力劳动以及团队合作探究、共同设计等脑力劳动,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利用“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为每位学生创设30学时1.5个学分/学期的劳动教学任务,教职员工督促学生完成;为实验实训工作单设10个学时0.5个学分的劳动任务。

(三)用“三全育人”锤炼铸魂育人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公寓度过的,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息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求真、探美和向善的自然释放地、是学生三观的养成氛围地、是各种思潮的集散交流地。因此,学生公寓(宿舍)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要求广大教职员工立足学生公寓匡正学生言谈行为举止、探寻滋养初心的路径、搭建淬炼灵魂载体、传授修身齐家的技能、培养民族复兴的担当,以强化铸魂育人建设。

1.压实三全育人任务,框定育人范围。规定每名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宿舍不得少于5个,非党员教师联系宿舍不得少于3个。要求他们立足学生公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务及卫生教育、三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开展专业教学、教学研究、课程思政等,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在三全育人过程在强化铸魂育人。

2.用三德守初心,使三全育人常态化。全体教职员工每周1次深入学生公寓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要形成常态。久而久之,将增进师生情感、强化课程思政、匡正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学生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浓厚了学风、提振校园(师生)精气神。广大教职工在此过程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守初心、担使命,强化和升华师德师风。

(四)用“十大体系”检验并反馈铸魂育人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认知、见识、见解、交友、地方习俗、个人兴趣等方面交流触碰的主要集散地,是学生课余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紧盯学生公寓这一关键阵地,加强学生公寓育人路径、机制、标准、体系等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校党委提出的“党建+x”工作机制创新的总体部署下,党总支瞄准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普遍存在的短板、弱项、顽疾、盲点等突出问题,聚焦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三全育人、行为养成等环节,调动党团组织、管理机构、评优机制以及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干部、退役军人等各方力量,立足立德树人,紧扣“品”与“行”,围绕5个结合,建立6项工作机制,构建10大育人工作体系,创新实施“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学院建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紧密结合,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检验师德师风。“十大育人”体系具体如下:

——实施“党总支”进学生公寓,构建“思想育人”工作体系

强化党总支在学生公寓育人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立足学生公寓铸魂育人,为“党建+公寓”三全育人工作提供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条件保障。

——实施“党支部”进学生公寓,构建“组织育人”工作体系

强化党支部在公寓育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挖掘和释放党支部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潜能,组织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立足学生公寓开展育人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提升公寓育人质量,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实施“共青团”进学生公寓,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

共青团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公寓,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文化、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节庆文化、制度文化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标。

——实施“学生会”进学生宿舍,构建“朋辈育人”工作体系

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在公寓育人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功能,着力开展朋辈教育工作。工作中,学生干部在率先行动、首先达标的基础上,做好同学思想发动、榜样带动、检查考核、整改提升和育人成果巩固工作。

——实施“学工办”进学生公寓,构建“管理育人”工作体

学生工作办公室是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部门,全面负责学生工作。学工办在“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作中,全面负责公寓育人的日常工作安排部署、组织学生按方案要求达标、组织对教职工公寓育人情况的检查、晒网、考核等。

——实施“教研室”进学生公寓,构建“专业育人”工作体系。

教研室具体落实每名党员教师联系5个宿舍,非党员教师联系3个宿舍公寓育人任务,建立健全教职工每周至少进公寓1次开展公寓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师既立足三尺讲台教书,又进入学生宿舍育人的可喜局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实施“退役生”进学生公寓,构建“军魂育人”工作体系

在每楼层设立退役复学大学生宿舍内务和卫生先锋岗,充分发挥他们在内务和卫生方面的独特优势,组织他们按照二平、三有、四线、五无、六净的23456工作标准达标。随后,深入同学宿舍整理内务和卫生样板间,组织同学观摩,指导同学达标。

——实施“新媒体”进学生公寓,构建“网络育人”工作体系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构建“学校网站+公众号+qq号+抖音”等互联网组群,宣传和推广“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作 ,扩大社会影响力。坚持教职工学生公寓育人周考核绩效晒网制,增强公寓育人的严肃性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威慑力。

——实施“劳动课”进学生公寓,构建“劳动育人”工作体系

学院在劳动课教育教学中,立足学生公寓,为学生每学期设置了30学时1.5个学分的劳动课教育教学任务,教职工至少每周深入宿舍检查1次,学期末赋予学生相应的学分,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参考,调动学生参与公寓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制度赋”进学生公寓,构建“制度育人”工作体系

组织编写“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规章制度,使学生公寓育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蹈。为了实现制度进公寓,要根据规章制度的核心要义,创作七律.咏党总支等制度赋,建设学生公寓制度文化墙,实现该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六、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生态环境工程分院《铸魂育人工程实施方案》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培育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师德标兵1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预期成效:经过两年的努力,要建成一支“政治素质好、品行修养好、业务素质好、仁爱之心好、学生评价好、社会声誉好;“忠诚于社会主义、忠诚于中国人民、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两个确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的“六好、五忠诚、六热爱”的教师队伍,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党建标杆院系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