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使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国家从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百年党史用事实证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坚持这一信仰与信念,听从党中央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进军号令,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腾出更多精力到一线、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力。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切实用好党的历史这一“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不断提高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不畏惧任何风险,不困惑任何干扰,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开拓前进。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我们更要做到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由自身做起。